出海越南7年,赔20万摸索4年,才摸到品牌出海大门

出海越南7年,赔20万摸索4年,才摸到品牌出海大门缩略图爱亚仓
 
作者:李凯西
口述:越南某机构负责人

可能和很多现在瞄准越南市场朋友的想法是一样的:越南近1亿人口,贫穷且落后,越穷的地方机会就越大,只要照搬国内成熟模式妥妥一整个降维打击,稳赢!更何况我们在越南本地有人脉也有资源,本土化更是不成问题,毅然决然,我决定搭上这艘快艇–肉身出海。

出海越南7年,赔20万摸索4年,才摸到品牌出海大门插图爱亚仓

有人有资源出海越南

很简单刚起步就赔了20万

瞄准美妆护肤品类,模式从线上传统电商到线下再到微商,最后都不行。

2017年,大学刚刚毕业,遇到了第一任老板,当时我的专业条件在国内处于劣势,觉得出国创业是个机会。

起步阶段,刚好踏上国内“国货崛起”浪潮,我们的切入点精准定位在越南国民品牌,一门心思准备着复制国内模式在越南从0到1,为掀起一股越南国货热浪蓄势待发。

带着“降维打击”的优越感,我们从化工原材料开始,包括打样、包材、技术等各个环节全部都自己来,每天过得都很充实,疯狂建立各个环节的认知,觉得肯定没问题。

除了办公室装修、市场调研、产品打样、产品备案、实际销售过程差不多只有3个月时间,结果,完全没有所谓“初来乍到即卖爆”的奇迹发生。

失败经验总结下来:

1、越南整体工业水平有限

当时的产品质量普遍一般,我们又从国内购买化妆品包装瓶,但这样操作无形中又增加了审批和运输成本;

2、启动资金量严重不足

当时初创团队只有20万,可20万够干啥呢?光压货都不止这个钱,要知道在越南有个很有名的国产跨境品牌,人家光启动资金可就300万。

直到2018年底,20万全赔光了。

出海越南7年,赔20万摸索4年,才摸到品牌出海大门插图1爱亚仓

2019年转型MCN单月

涨粉100万却只能维持生存而已

TikTok小店开到越南站是2022年2月,之前只是纯视频没有带货功能。

时光来到2019年,国内抖音风起云涌的一年,我们锚点定位在电商带货达人MCN机构。

2019年,我们已经培养了第一批达人团队,也是第一批和TikTok签约的MCN机构之一。但是在越南本土,TikTok对于品牌方来说只是一个小透明,没有品牌会在上面做投放。从2019年到2020年,越南本土优质内容几乎没有,而我们已经把国内抖音的起号逻辑、内容逻辑、直播SOP、爆款逻辑全部复制到了越南,那时的我们整整比TikTok官方去教达人运营账号早了一年。

看起来真的很像是全方位降维打击,取得的成绩也是非常夸张的:曾经连续三四个视频超过百万播放量,最快涨粉纪录是单月100万粉,一年涨粉量差不多四五百万,最疯狂的时候整个公司的粉丝量等于越南 TIKTOK主站人数。

彼时,达人近百、数据表面风光、挨过了口罩时期,也融过了几次资,但对于整个公司来说量变起不到质变,只能维持生存,不死而已。

总结下来原因有3点:

1、越南人对TikTok的认知–只是泛娱乐的渠道,创作者更多也只是搬运娱乐向视频;

2、越南品牌对TikTok的认知–没有转化不愿投广告,单纯的营销和漂亮的数据对他们没有意义;

3、公司小100号人的运营成本持续投入–包括口罩时期的各项开支成本。

出海,就是面对未知和不确定,寻找方向,认准之后,只能坚持。

从2019年到2022年小店功能上线前,我们坚持了整整3年,就是因为相信它在越南总有一天会成为像抖音在国内一样的商业化形态。当然,也离不开我们早在2021年得到了一点所谓的“内部消息”:小店功能最快2022年,最晚2023年,也或许更晚。

这段时间像极了黎明前的黑暗,认准方向,面对未知,苦苦坚持。小店功能虽然还没来,但站内可以支持第三方导流转化,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既然已经培训了20位达人“电商带货”经验蓄势待发,不如先用第三方形式试水“曲线救国”,虽然链路有些复杂,但怎么也能算沾上点儿“降维打击”的边儿了吧?

于是,信心满满主动联系在越南的国货品牌来做试水,2021年我们就已经接触到了第一批国货美妆出海的品牌,他们的意愿度很高,也是因为看到了国内抖音商业化的发展趋势,大家抱团取暖,一败涂地,转化率极其低下。

所以,再回头看现在热议的话题:出海东南亚就是“降维打击”吗?我第一个不同意。

出海越南7年,赔20万摸索4年,才摸到品牌出海大门插图2爱亚仓

降维打击不存在

别觉得1亿人口国家出不了天才

直到2022年TikTok小店正式上线后,我才摸到了品牌出海的大门。

在那之前的四年,我只能算肉身出海–人在越南,摸索学习,没啥成绩,当然,业余时间也没闲着,谈了一个达人女朋友,收获也不小哈哈。

恰恰是经历肉身出海的摸索阶段,我才真正意识到——在越南,所谓的降维打击是不存在的:

1、越南热点速度和中国几乎0时差

中国火的东西,其实一周之内基本上就可以到越南了,所谓的“降维”时差几乎是不存在的。要知道,在Facebook上有一群“专业人士”,他们早就掌握了“流量变现密码” — 中国火的东西在越南也基本都能火。需要做的只是“本土化”翻译配音而已,配音甚至连人都不用,直接AI就能搞定,已经是很成熟的热点内容生产流程,几乎0时差。

2、越南前四大消费平台都是中国的背影

越南前四大消费平台都是中国的背影:越南本土电商Tiki,京东持股;Shopee,腾讯持股;Lazada,阿里持股;TT,隶属字节。要知道,这些平台在越南可都是本土人在运作,他们难道不会想着自己人?目前的红人生态就是很明显的例子了。来越南,可千万别觉得1个亿人口的国家出不了几个天才。

3、无论在国内卖多好,来了越南都是“白牌”

新品牌到越南,刚进入市场其实就是白牌,最简单的事都能把你搞到头大。

举个简单的例子,像在国内密集型铺达人发视频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了,但在越南这一件小事就有可能把品牌搞崩溃。越南的头部达人个个眼高于顶,如果你的品牌已经起来了,他们根本不在乎你是中国品牌、越南品牌还是韩国品牌。但如果是一个全新的品牌刚刚进入越南市场,无论在国内卖的有多爆,刚来就是白牌,真没人理你。

在我看来,肉身出海也只是出海决心的第一步,距离品牌出海还要有足够的资金量和本土化团队。如果品牌没有“自己人”在越南本地“肉身出海”深耕本土化,或者没有找到合适的越南本地代理机构运营操盘,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起步就是0,降维?往哪里降?不存在。

出海越南7年,赔20万摸索4年,才摸到品牌出海大门插图3爱亚仓

出海越南7年,赔20万摸索4年,才摸到品牌出海大门插图4爱亚仓

出海越南7年,赔20万摸索4年,才摸到品牌出海大门插图5爱亚仓

出海越南7年,赔20万摸索4年,才摸到品牌出海大门插图6爱亚仓

出海越南7年,赔20万摸索4年,才摸到品牌出海大门插图7爱亚仓

爱亚仓

我们将在工作日24小时内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