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销近8万件,总销量280万,月销售额最高达400万元,这是中国宠物品牌Petsup在菲律宾的战绩。
3年前,Petsup创始人Kinder瞄准菲律宾市场,开始入驻Shopee、Lazada等电商平台。
当时,家居用品是Kinder的重点培养对象,宠物产品只是“顺带”,但没想到当初的一步“闲棋”却成了如今公司营收占比最大的主营业务。
欧美一直是宠物产品出海的主战场,但随着欧美逐渐陷入内卷漩涡——头部智能宠物用品品牌形成价格壁垒,新产品进入的营销成本越来越高,即便出现新产品,2个月左右便被全网跟卖,红利窗口期极短。
经济与电商快速增长、养宠氛围浓郁、相应细分市场大片空白待发掘的东南亚市场正在吸引众多商家的目光。

根据全球调查网站Rakuten Insight数据显示,在东南亚,养宠率超过了50%。
庞大的养宠人数,自然催生了大量的宠物用品消费需求。
2023年全球宠物市场增速最快的两个国家都来自东南亚,印尼以46%的增速位居榜首,第二名是同比增速32.1%的菲律宾,马来西亚也以16.1%的增速挤进前十。

泰国2023年宠物市场规模约497亿泰铢,根据泰国商务部预计,2026年这个数据将增长至667.48亿泰铢。
另一方面,猫狗等宠物在东南亚的社会角色正发生明显变化,人们对宠物的情感需求逐渐提高,精细化养宠逐渐成为潮流。
宠物的口粮从过去的剩饭剩菜,到现在的各种功能性主粮再加小零食;宠物清洁也不再是自来水冲一冲完事,梳子、刷子、指甲钳、洗发水、护发素、清洁除臭剂等等齐上阵。

前面提到的Petsup,推出了一款针对不爱喝水的猫咪的“宠物汤罐”,上线仅5个月销售量就达到了20万罐以上,复购率30%。
一款主打洗护合一的宠物洗发水Vunguard Madre de Cacao,在9月冲上了TikTok Shop菲律宾区宠物品类销售榜第一名,30天卖出了上万瓶。
“保持宠物基本生存”已经不能满足东南亚宠主的需求,宠物消费品与服务种类日益丰富,各类宠物用品市场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

从去年开始,不少国内宠物用品品牌把东南亚视为重要“战场”,小佩、catlink、休普等都表明要深挖东南亚市场。
各大品牌纷纷出手,体现了东南亚宠物市场的巨大潜力,但同时也让人开始产生忧虑:国内大小卖家齐入场,“内卷”还远吗?
作为最早一批入局的玩家之一,宠物清洁用具卖家Filex清楚感受到市场已经有了“卷”的苗头。
“以前只要铺货式的上架产品就能挣钱,现在平台上同质化产品明显变多,那比的就是价格。一个品的存活期大概是3-6个月,之后就会被全网跟卖,利润会下降到只有一半。”
面对迟早要到来的内卷,Filex目前在尽力压缩成本,不是生产成本,而是后端成本。
“说实话我们做的这个品类大部分卖家都是从工厂拿货的,成本差不了多少,但大家都知道东南亚这边物流什么的还在起步阶段,所以海外仓、物流商这些方面,要找到合适的,才能去把成本降下来把履约效率提上去。”

而有另外一些卖家则决定避开“低价竞争”,走品牌化路线。
比如Petsup在去年入驻了Lazada的Mall店(平台官方认证的线上品牌店),同时不断加大TikTok线上推广力度。
目前Petsup的官方账号在TikTok上已经拥有27.8万粉丝,获得了120万点赞数,建联达人2500人。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也有越来越多用户自发分享Petsup产品的使用体验,目前#petsup标签下已经累积视频6000+个。

有人称东南亚宠物市场是一片高粘性、刚需性的蓝海,这并不夸张。只要从市场空白点出发,差异化打造产品,找好海外仓等后端资源,相信国内卖家可以顺利把握好这个红利期。